소소한 이야기들

繩上之舞,韓國的走繩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 撰写语言: 韓国語
  • 基准国家: 所有国家country-flag
  • 娱乐

撰写: 2024-05-02

撰写: 2024-05-02 03:35


韓國的走繩表演是韓國獨特的傳統遊樂及文化藝術之一,被稱為「走繩」或「橡皮筋走繩」,也是登錄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家驕傲。


它被視為超越單純的雜技表演,是一種蘊含著韓國人情感與生活智慧的藝術形式。



走繩的起源尚未明確,但推測自高麗時代就已流傳下來。在各種歷史文獻和壁畫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蹤跡,特別是在朝鮮時代,不僅在宮廷中,也在民間廣泛流傳。走繩的基本動作是在繩索匠人親手編織的繩索上保持平衡行走,但在此基礎上結合舞蹈、歌曲、喜劇等多種藝術元素,為觀眾帶來歡樂。




另一方面,進行走繩表演的人被稱為「走繩藝人」。走繩藝人不僅僅是在繩索上保持平衡,還透過肢體動作和語言創造故事,與觀眾互動。在此過程中,走繩藝人會融入民族的悲歡和社會諷刺,有時也會傳遞安慰和希望的信息。




傳統上,走繩表演會在民間節慶、集市和特殊的村莊活動中展出。如今,除了這些傳統場所外,在國內外各種文化活動和節慶中也能看到走繩表演,為宣傳韓國的風采和精神做出貢獻。2011年,走繩表演因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價值而正式登錄。


韓國的走繩表演充分展現了其超越單純娛樂,成為向全世界傳播韓國文化之美與深度的重要媒介。希望這項傳統藝術在未來能夠持續發展,受到更多人的喜愛,

並繼續傳承韓國文化的珍貴價值。


可以在韓國京畿道龍仁市的韓國民俗村觀賞走繩表演。



评论0